Page 76 - 授信管理:法規制度與融資架構
P. 76

用風險就很可觀。2004、2005 年間台灣爆發的「卡奴事件」,部
                             分銀行卡債損失慘重就是明顯的例證。









                            台灣在 1989 年開放「威士卡」(Visa)  國際清算組織發行信用卡,

                        其後「萬事達卡」(MasterCard)、「美國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
                        簡稱 AE)  和「日本 JCB 卡」陸續登台。2010 年起,台灣開放「特約商

                        店」受理「中國銀聯卡」(China Union Pay)  的收單業務。2013、2014
                        年間,台灣邁向「手機信用卡」、「行動金融卡」與「第三方支付平

                        台」的時代,實務界號稱 Bank 3.0 時代的來臨。這些發展帶給信用卡
                        的持卡人更加便利,也創造銀行另一重要的獲利來源。因此,本節擬

                        從發卡銀行角度,簡述信用卡業務的基本架構。囿於篇幅考慮,不探
                        討電子金融與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也因本書重點在「授信管理」的入
                        門,故不討論 2005 年的「卡奴事件」及 2008 年的「消費者債務清理

                        條例」。雖然,2005 年 8 月台灣有 40 萬人無法償還卡債、30 萬人的
                        每月收入只夠支付「最低應繳金額」。

                            發卡銀行辦理信用卡業務,主要有三種收入來源:(1)  利息收入—
                        例如,持卡人「預借現金」而支付的利息;(2)  手續費收入—例如,持
                        卡人繳交的年費、服務性質的手續費;(3)  向特約商店收取的折扣費

                        用。不過,賺取收入固然美好,承貸後衍生的信用風險也不容忽視。
                        銀行的信用卡部門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是,審慎地監督持卡人的信用

                        風險、交易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最近幾年,信用卡的「偽冒基點」(偽
                        冒金額/交易金額),約為市場月平均交易金額的 0.035%。每月的偽冒

                        損失總額高達數百萬元以上的銀行很多,意味信用卡業務的「作業風


                       -64-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