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7 - 授信管理:法規制度與融資架構
P. 257

第 08 章│銀行與借款客戶的治理機制和社會責任




                             事項,視為傳遞訊息給予股東的重要來源,可避免經理人的圖利行
                             為。Morck-Shleifer-Vishny (1988)  則以所有董事的持股比率與經營績效

                             指標 Tobin’s Q,驗證董事會的治理功能。實證發現,所有董事的持股
                             比率在 0 至 5%間,與 Tobin’s Q 比率呈正向相關;持股比率在 5%至

                             25%間,兩者呈負向相關;將所有董事的持股比率提高至 25%以上,兩
                             者又改為正向相關。爰用股權結構的兩種極端假說,兩者為正相關
                             時,符合「管理者與股東利益一致假說」。兩者呈現負相關時,「管

                             理者鞏固利益假說」便成立。
                                  近二十年來,公司治理的財務原理與假說,在國內外的學術文獻

                             與實證分析相當豐富,考量授信管理只要懂得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與
                             觀念即可,所以不再深入討論相關的實證結果。至於公司治理的制度
                             和運作機制,則藉由第 2 節中證券交易的主要法規加以說明。



                             三、從「股權結構」衍生至「所有權類型」


                                1. 公營銀行與民營銀行

                                  股權結構的原理,單純考慮高階主管的持股比率,以及是否存在
                                  個人私利,發展出兩種極端假說:管理者與股東利益一致假說,

                                  和管理者鞏固個人利益或掠奪他人利益假說。但畢竟是極端假
                                  說,回到現實環境,銀行或一般企業的董事成員和高階主管,要

                                  能所有意見彼此一致,實在不是容易的事。尤其當組織規模越大
                                  時,彼此想在願景 (Vision)、政策與策略見解上相同相當困難,
                                  遑論能與一般股東、經理人、員工的利益或目標一致。過去,受

                                  制於監督者或出資者的權力形成不同,法規束縛有異,習慣將銀
                                  行的所有權結構,分為公 (省)  營銀行與民營銀行,或多或少強調

                                  民營銀行的效率較佳、承擔信用風險的意願較高。反之,公 (省)



                                                                                              -245-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