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國際金融市場實務
P. 385

第 15 章〡銀行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管理  375





                                   (3)  設計收益報告來區分各種風險來源所貢獻的收益,並且以風
                                      險值衡量市場風險。

                                   (4)  記錄衍生性金融商品部位的實際損益與風險值所預測之損益
                                      的差額。

                                   (5)  取價模型  (pricing  model)  和評價系統應呈報上級核准,以供
                                      交易員與交割人員 (front and back-office) 使用。

                                  8 最終使用者 (end-users) 的管理方式。最終使用者是指衍生性金
                             融商品交易的背後有客戶的商業性需求,也就是非交易目的  (即避險)

                             的部位拋補。此種交易將採實質交割,以滿足其真實需求,有別於買
                             空賣空之投機目的的部位交易。最終使用者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管理

                             方式也應該採取前面所描述的各項原則。
                                  根據 G-30 的市場風險管理建議,我們可以為董事會下的市場風

                             險管理委員會,描繪市場風險管理架構如圖 15-2。市場風險管理委員
                             會制訂的市場風險管理政策,應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衍生性金融商品

                             的評價系統,二是衡量市場風險的數量方法,三是確立風險管理的獨
                             立性。在評價系統的建制下,應有每日評價的能力,並可清楚地將收

                             益來源的風險承擔予以歸屬,例如,那些收益是屬於價格風險,那些
                             收益是屬於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的統計估計方法中,根據國際清算銀

                             行的規定,是採估計風險值  (VaR)  的模式,而政策中需明訂為每日計
                             算與信賴區間的水準。獨立性風險管理的運作是用來設計超然的報告

                             系統與客觀的監控,以及進行不定期的壓力模擬檢測。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