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
P. 229

第 17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總結  219





















                             17-1  理論基礎


                                  前面四章提出三種多因子選股模型,結合了代表價值面的「股
                             價淨值比」,代表成長面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或兼具價值面、
                             成長面的「本益比」。回測結果實證,結合多因子可以提升選股績

                             效。本章將整合這些回測結果,給讀者一個完整的知識地圖。
                                  事實上,本書的三種多因子方法本質上是相似的,都是結合代

                             表價值面與代表成長面的因子,只是結合這兩個因子的方法不同。
                             他們的方法可用圖 1 至圖 3 來說明。這些圖的橫軸都是股東權益報

                             酬率,縱軸都是股價淨值比,但圖 1 與圖 2 是使用排序尺度  (相對
                             尺度),圖 3 使用實際值尺度  (絕對尺度)。排序尺度是指將同一季

                             的股票依「選股因子」由小到大排序,排在最小一端的股票排序值
                             為 0,最大一端的股票排序值為 1,其餘內插。例如某一股票的股
                             東權益報酬率  (ROE)  在當季排序中比 70%的股票大,則其 ROE

                             的排序值為 0.7;而其股價淨值比  (PBR)  在當季排序中比 40%的
                             股票大,則其 PBR 的排序值為 0.4;則此一股票在圖中的  (X,  Y)

                             座標為 (0.7, 0.4)。
                                  依據選股基本原理:「買入賺錢多公司的便宜股票」,圖 1 至
                             圖 3 中右下方股票可以買入,左上方股票應該賣出。但是當您想選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