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7 - 高所得人士稅務規劃錦囊 (增修訂二版)
P. 417

至特定公司之場所,以該公司之硬體設備,來設計某一「應用
                                  程式」,雖然雙方約定符合「承攬契約」類型,但由於電腦設

                                  備等工具仍是公司提供,所以程式設計師自公司取得之勞務,
                                  可能還是被定性為「薪資所得」)。因此「勞務提供約定之性質

                                  是否為承攬契約」雖然是認定「執行業務所得」一個重要的參
                                  考基準,但不是絕對的。真正的標準還是要回到社會通念,依
                                  商業活動類型,判斷「勞務報酬之取得,除了勞務以外,通常

                                  是否還有『明顯可查知』、『具一定數量金額』的其他費用成
                                  本支出」,這點有必要特別予以強調。真實之個案中,其事實

                                  特徵完全符合上開私法上極端類型內涵者,其情形極少。大部
                                  分案例,都要進行「類型化」之工作,逐一檢視事實特徵中之
                                  各項因素來進行比較,以決定個案事實最「近似」那一種類

                                  型。這裏涉及事實之法律「定性」問題,而且是一個「程度
                                  性」的判斷,必須承認有所謂「階梯現象」存在 (例如薪資所

                                  得之受領人一樣也要開車上班,某些情形或許也必須買點文具
                                  來使用,甚至自費搭車去拜訪客戶,但由於其金額甚少,仍然

                                  會因收入被定性為「薪資」而不得扣抵),可是稅法卻只提供一
                                  個「一刀二斷」式的選項,不是「薪資所得」,就是「執行業

                                  務所得」。對法院而言,最困難的課題,即在面對每一獨立個
                                  案,如何依其事實特徵作出「二選一」之選擇。另外如果作出
                                  「執行業務所得」之選項以後,接著還須面對在當事人沒有設





                                                                                      40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