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授信管理:法規制度與融資架構
P. 157

第 04 章│銀行與借款客戶的往來關係與利潤貢獻



                                  重要因素。利潤貢獻制度旨在將過去的往來關係,透過「量化指
                                  標」加以衡量。因此,兩者應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授審主管居
                                  中扮演連繫釘 (Linking Pin)  的角色,拿捏這些工具要有智慧。

                                2.  基於競爭需要,適度接受利潤貢獻低於門檻的授信案件,以備將

                                  來創造更合理的利潤貢獻目標,仍為授信主管須充分體認的業務
                                  現實,不宜過度拘泥於門檻標準。在此同時,為防範浮濫應用
                                  「例外管理」,銀行宜定期追蹤營業單位「犧牲短期利益、追求

                                  長期獲利」的授審案件,是否美夢成真?










                             一、如何衡量往來關係之「贏的策略」?

                                  二十多年來的台灣,銀行家數過多、閒置資金浮濫,金融市場瀰

                             漫著「殺價競爭、搶奪客戶」的氛圍。此感染效應從「企業金融」業
                             務,延伸至「消費金融」業務;從「利息業務」擴充至「手續費業

                             務」;從「授信業務」、「外匯業務」的狹路相逢,競爭至「財富管
                             理」業務,也孕育出目光越發短淺的授審主管,飢不擇食地篩選借款

                             客戶,換來的是某段期間居高不下的逾放比率。面對此種授信環境,
                             借款企業彷彿處在「買方市場」,不疾不徐地等待銀行登門拜訪,這
                             家不爽換別家,久而久之銀行給予的總融資額度,遠遠超過實際需

                             求,以致這些企業普遍存在「額度動用率」偏低的現象。例如,金融
                             聯合徵信中心 2007 年底的統計,台灣中大型企業與微小型企業的額度

                             動用率,以中位數衡量分別只有 69%及 62%。有鑑於此,為抑制銀行
                             給予借款企業過於寬鬆的融資額度,金管會乃在 2014 年 1 月 1 日,藉



                                                                                              -145-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