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
P. 278

268




                        回測發現,交易週期為季的報酬率遠高於交易週期為年,因此本書
                        第 17 章之前的許多模型的報酬率略高於國外的研究是合理的。
                            本章的年化報酬率達到 52%是在選股模型採 GVI  (0.125),每

                        月交易一次,買入 5%的最佳股票下達成的。在第 18 章的回測發
                        現,交易週期為「月」的報酬率遠高於交易週期為「年」,選股比

                        例  為  「  5%」  遠  高  於  選  股  比  例  為  「  10%」,因此上述報酬率雖然遠
                        高於國外的研究,可能是因為操作參數與國外研究不同,使年化報
                        酬率提高。


                        理由二:實務上的限制使年化報酬率被高估

                            我們在第 18 章曾經對幾個操作參數做回測,結果顯示:

                          1.  「個股相同權重」年化報酬率大多比「市值比重權重」高出
                             約 3%至 6%。實務上,大型投資人因資金太多,可能無法以

                             「 個 股相同 權 重」 構 成 投組, 因 此無法 達 到上述 年 化報酬
                             率。

                          2.  「當日收盤價」比「隔日開盤價」年化報酬率高出約 3%。實
                             務上,大型投資人因資金太多,可能無法以在一天之內重組
                             投資組合,即以「當日收盤價」完成交易,因此無法達到上

                             述年化報酬率。


                            綜合考量上述兩個實務上的限制,實際的年化報酬率可能會降
                        低 6%至 9%。這可以稍微紓解超高年化報酬率之謎。


                        理由三:選股模型滿足了必要的評估標準

                            回想我們在第一章提到的「如何判定一個選股模型是有效的」
                        所提出的標準:

                          1. 最佳投組績效顯著性:最佳投組的報酬率要明顯高於市場。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