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
P. 237

第 17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總結  227




                                1. 年化報酬率: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最佳。
                                2. 月報酬率 Sharpe 指標: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最佳。
                                3. 月報酬率超額報酬 (alpha):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最佳。

                                4. 月報酬率系統風險 (beta):近一季盈餘 GVI 法最佳。
                                5. 月報酬率高於 0 之機率: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最佳。

                                6. 月報酬率高於大盤之機率: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最佳。

                                  六  項  績  效  中  ,  預估年盈餘 GVI 法有五項最             佳  ,是最佳的模

                             型。



                             17-4  其他多因子選股模型


                                  雖然前面四章回測了四種多因子選股模型,但讀者一定有疑
                             問:多因子只有這四個嗎?當然不是,我們實證過更多的多因子模

                             型,最後選擇其中績效最佳、最具代表性的在本書詳細介紹。以下
                             將簡單介紹其他多因子選股模型。

                             1. 其他二因子模型

                                  在單因子模型的實證證明許多因子都可以影響報酬,為何前面

                             四章只考慮股價淨值比、股東權益報酬率這二個因子組合的二因子
                             模型,而沒有考慮其他因子的組合?事實上,我們曾把本書的九個

                             單因子模型兩兩配對,以加權評分法作了 36 個  (9×8÷2=36)  模
                             型,採用 50%對 50%的權重。結果顯示只有極少數配對可以發揮

                             1+1>2 的效果,即二因子模型的績效優於兩個因子單獨使用下的
                             績效之較佳者。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股價淨值比、股東權益報酬率

                             這二個因子的配對。因此前面四章以考慮股價淨值比、股東權益報
                             酬率這兩個因子的組合為主。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