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抓住信用的價值與風險-銀行信用貸款的價值衡量與迷思
P. 297

(9) 監測時機應分別於核貸前、核貸後及已列收回困難案件的不同處理
                                                                                          8
                      階段,建立擬採措施的 SOP 處理程序。

                  (10) 以大數據分析為趨勢,建立訊息的完整與統一性,避免監測訊息的                                        信用風險監測

                       準確性遭部門分工與作業流程所撕裂。

                  (11) 避免有重視核貸前、忽視核貸後管理的制度設計;防杜授信發生違

                       約或不正常履約時,而形成部門間互推後續管理主辦的現象。

                  (12) 貸後風險管理理念應定期檢討與修正,對借款戶經營型態改變與交
                      易多樣性的複雜性,應建立定期檢視機制與制度升級。

                  (13) 貫徹 KYC(Know Your Customer)策略,以風險基礎的觀念來瞭解

                      客戶,如以身分、資金、國家所在地等等因素來檢驗借款戶品質。


                █   至於在風險監測上,可由以下幾個面向來實踐風險監測目標:

                   (1) 建立信用評級、統一授信管理體系

                          客戶信用評級是指對客戶市場競爭力、經營狀況、管理能力、
                      信譽狀況、發展前景,設置若干定性、定量指標,按照一定的方法

                      與技術對客戶償債能力與意願作出評價,並投射至其相應的信用等

                      級,以作為投資與貸款管理的決策與管理依據。也就是藉由對借款

                      戶的信用評級,以決定什麼樣的客戶可以接納,什麼樣的客戶應該

                      拒絕。銀行一般會對借款戶作客群分類及對其風險屬性作評核,由

                      徵審系統以至風險管理系統,建立統一有效的授信管理系統。作者

                      認為基於監測之有效性,該項信用評級的授信管理制度,如能連結

                      動態徵信、風險管理與風險監測機制,採行動態調整信用評級,以

                      至信用部位的動態調整,那更能達到風險監測目標。
                   (2) 運用風險量化管理技術、為貸款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巴塞爾資本協議要求,在第一支柱下,銀行信用風險的計



                                                                                      287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