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2 - 金融資產證券化理論與案例分析
P. 532

金融資產證券化理論與案例分析




                壹         管理信用風險方法的演變




                 九○年代是一個高度波動與複雜的時代,景氣波動、產業波動、價格波
            動;波動的震幅加大、週期縮短;商品複                          雜、評價複雜、法規複雜,複雜掩

            蓋了許多真相,加深了不可預測性;信用                          風險就是這些波動與複雜背後所導
            致不穩定的最終表現。
                 七、八○年代,信用風險似乎不是大問題,人們總覺得信用風險的發生

            相對少數,且事前多有徵兆可循,大規模或地區性的集體信用違約事件
            (  Credit Events  )幾乎絕無僅有,然而九○年代起,損失金額極大的信用違約

            事件、國家級或區域性的金融風暴的相繼發生,掀開了信用危機的序幕,
                 根據英國      CFSI  (  Center for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所出版有關評

            估金融風險的香蕉皮報告(                 Banana Skins Report  )中,將全世界金融市場最感
                                                                                1
            到憂心及危險的項目排序,信用風險近幾年常高居排行榜的首位                                         。

                 廿世紀末,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恩隆(                           Enron  )  的一夕崩塌讓美國華
            爾街為之震驚,緊接著泰科(                      Tyco  )、世界通訊(           WorldCom   )、全錄
            (
               Xerox
            案,導致接二連三的企業破產或信用危機  )、默克藥廠(  Merck  )、必治妥施貴寶(  ,凸顯了我們對信用風險預測與處  BMY  )等頂級企業紛傳弊
            理的無力感,也就加深了對規避或移轉信用風險的急迫感。

                 國內企業信用狀況的惡化亦不惶多讓,世紀末的之例子:海山集團、長
            億集團、廣三集團、大穎集團等,屈指計                          算便至少有十六家企業曾發生跳票

            事件,七大行庫在            1998  年  10  月  總  逾放  金額  創歷史新     高,  達  到了   新台幣    2,600
            億;   跨過   世紀後,      情  況不曾    好  轉,連曾     經紅   極一時的      上  市  櫃公司如博達       、  衛

            道  、訊   碟  、  皇統  等  皆  紛紛中   箭落馬    ,  烽火從間     接金融     蔓延  到  直  接金融,     使投
            資  人損失    慘重   ;  同  時,  新巴塞    爾  資本協   定(   BASEL II   )  實  施在  即  ,信用風險
            管  理  成  為國內市場的       熱門話    題。




        508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