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授信管理:法規制度與融資架構
P. 166

我們,正常情況的殖利率曲線 (Normal Yield Curve)呈現:長期別利率
                        高於短期別利率的特性。因此,長期別的貸款利率,常理上高於短期

                        別利率,以補貼銀行額外承擔的「期別風險」(Maturity Risk)。至於借
                        款客戶為何捨去短期別、而就長期別貸款,難道不在乎利息費用較高

                        的缺點嗎?簡單的理由可能是:「借款期別拉長之後,每期應繳本金
                        隨之減少,或多或少減輕了還本付息的壓力,避免發生違約」。相同
                        的原因可能出現在「寬限期」的選擇上,借款客戶為減輕貸款初期過

                        重的還款壓力,要求債權銀行給予一至三年不等的寬限期,以使其在
                        此段期間每期只繳利息、不還本金。寬限期過後,再按「本金平均」

                        與「本息定額」兩種還款方式,逐期償還本金、負擔利息。
                            不過,借款客戶的真正動機,確實都為了減緩還款壓力,而選擇

                        「長期別貸款」與「寬限期」嗎?或許,此只是「保守型」客戶的想
                        法,「積極型」客戶想盡辦法提高融資額度、拉長借款期間,主要目

                        的可能是想,有效運用來自銀行的「低廉」資金。然後,伺機在金融
                        市場從事金融商品的投資、甚至不動產投資。一旦借款客戶擴大其財
                        務槓桿,自此承擔的財務風險即跟著快速提高。擴增的財務槓桿處在

                        經濟繁榮時期,創造了龐大的投資利潤,要支付銀行的利息費用綽綽
                        有餘。惟若運氣不好,遇到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等不景氣環境的挑

                        戰,「積極型」客戶可能發生鉅額投資虧損,此嚴重失利將明顯影響
                        還本付息的能力,甚至陸續出現逾期、催收及呆帳,禍及承貸的債權
                        銀行,並使其信用風險顯著提高。倘若遭受信用損失的情況普遍存在

                        於銀行,該銀行將可能爆發「擠兌」(Bank Run)  危機。此危機若逐步
                        蔓延於所有金融機構,則距離「金融恐慌」(Bank Panic)  的窘境,將是

                        遲早發生的事。






                       -154-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