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授信管理:法規制度與融資架構
P. 109

第 03 章│授信管理的內部資訊與外部資訊




                                  整體而言,銀行的授信管理很少只使用內部資訊或外部資訊其中
                             之一。同理,授信業務也很少單從硬式資訊或軟式資訊評估借款客

                             戶。換言之,授信業務的借款文件,常同時包括硬式資訊與軟式資
                             訊,彼此存在差異是因業務重點不同,而對軟硬式資訊的要求程度出

                             現差別所致。例如,信用卡業務的一般申請,客戶只要在固定的表單
                             欄位勾選,即完成申請手續,故性質上偏重「硬式資訊」。惟若「持
                             卡戶」想提高「預借現金」(Cash Advance)  的額度,或將一般卡提升

                             為鑽石卡、鈦金卡時,銀行便要額外蒐集客戶的「軟式資訊」,以佐
                             證其信用能力,這時「軟式資訊」的使用程度便略微提高。



                             三、內部評等與外部評等

                                  授信管理的文件內容,單從表單欄位或項目加以觀察,雖有內部

                             資訊與外部資訊之別。但授信業務的管理重點不在區分內外部資訊,
                             而在透過硬式資訊與軟式資訊不同程度的重視,來強化管理功能。

                             Basel II 及 III 以後,授信管理的關注重點,開始擺在借款客戶的「信用
                             評等」資訊上,並將銀行的信用評等,分成內部評等(Internal Rating)與

                             外部評等(External Rating)兩種。從資訊成本與完整性考量,銀行不可
                             能只利用國內外信評機構,提供的「外部評等」資訊,即能有效評估
                             所有借款案件的信用風險。反之,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會將主力擺在

                             內部專用評等制度的建置,簡稱「內部評等」資訊,以減輕業務管理
                             成本和控管信用風險。

                                  銀行的內部評等種類,隨著業務項目而做區分。例如,分成企業
                             金融業務的信用評等與消費金融業務的信用評等;且強調前者的借款

                             客戶為「企業法人」,後者的授信對象以「自然人」為主。惟不論企
                             業金融或消費金融,評等對象均為借款客戶,有別於財富管理或信託




                                                                                               -97-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