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
P. 301

第 21 章  選股模型的可靠性  291




                                   淨值比的效果不錯,選出的股票有 70.8%的股票報酬率低                                於
                                   大盤。


                                表 3  最佳 (最差) 投組內個股相對大盤的報酬率大於 (小於) 的比率

                                                                  最差投組 最佳投組
                                           股價淨值比                   70.8 %   62.7 %

                                           近四季本益比                  60.2 %   54.2 %
                                           預估本益比                   61.4 %   57.2 %
                                           股東權益報酬率                 63.7 %   47.9 %
                                           加權評分多因子                 71.4 %   60.9 %
                                           近一季盈餘 GVI               68.4 %   58.0 %

                                           預估年盈餘 GVI               71.5 %   57.2 %
                                           最佳化預估年盈餘 GVI  74.6 %             64.9 %




                                  表 4 為選股模型績效的橫向不確定性評估。結果顯示選股能力
                             強的模型都具有投組內的股票相對大盤的報酬率分布較窄的特性,

                             代表投資人可以用較少檔的股票達成多元分散投資的目的。
                                  從直方圖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1.  強  調  「價值面」的股價淨值比可以區別高報酬股票,但難以

                                   區  別  低  報  酬  股  票  ,  也  就  是  股  價  淨  值  比  高  的  股  票  很  少  報  酬  率
                                   高,但低的股票未必能享有高報酬率。

                                2.  強  調  「成長面」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可以區別低報酬股票,但
                                   難以區別高報酬股票,也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高的股票很少

                                   報酬率低,但低的股票未必會低報酬率。

                                  結  合  價值面與成長面的模型可以兼具兩者優點、消除兩者缺

                             點。因此投資人不能只用價值面或成長面中的單一因子選股,應該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