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 銀行家電子雜誌 焦點話題 上市櫃寶典 信用價值與風險 國際經濟金融變動 銀行法遵 熱門關鍵字 #提升金融科技力 解讀金融業務完全手冊-證券與保險篇 作者: 林宜學先生 語言別: 繁體中文 出版社: 台灣金融研訓院 出版日期: 2013/09/18 類別: 經營管理類 ISBN: 9789865943400 讀者評鑑: 我要評鑑 原價:550元 或55點 優惠價:5 折,275 元 或 27 點 加入付費會員,電子書看到飽 (方案) ※付費購買本書,本書閱讀時效將不受會員到期日限制 (詳情) 開始試閱 加入收藏 加入購物車 購買實體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十五課:證券業務、資產證券化、證券投資信託、期貨、選擇權、交換交易、結構型商品、投資組合與績效評估、證券投資分析、風險與保險、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年金保險、投資型保險、健康與傷害保險等內容。 本書以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文字,並搭配實務範例,是帶領讀者進入複雜金融領域的絕佳導航手冊。當你熟讀本書後,應能發現金融事物雖然變化無窮,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把握基本功夫,靈活運用,就能應付得宜。就讓本書帶領你一起進入金融世界,金融業務雖然繁瑣複雜,但弄懂它之後的快樂,絕對超乎想像! 目錄 第1課 證券業務第2課 資產證券化第3課 證券投資信託第4課 期貨第5課 選擇權第6課 交換交易第7課 結構型商品第8課 投資組合與績效評估第9課 證券投資分析第10課 風險與保險第11課 財產保險第12課 人壽保險第13課 年金保險第14課 投資型保險第15課 健康與傷害保險 購買須知 iFinBook電子書採「線上閱讀」,支援PC、iOS及Android手機/平板等各式載具,無需安裝額外軟體或程式,使用一般網頁瀏覽器開啟即可。 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無法使用iFinBook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iFinBook電子書支援項目再行閱讀。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其他疑問請參考本院客戶服務網—常見問題http://service.tabf.org.tw/Service/FAQ.aspx 相關商品 IFRS入門九堂課-解讀國際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我國金融機構併購問題及個案探討 金融商道-金融人員關係行銷與談判術 關鍵大未來 熱門推薦 全球經濟金融危機 2008年9月中旬爆發的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蔓延至歐亞各國,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多家歐美大型金融機構相繼發生財務危機,信用市場緊縮,股價大跌,主要通貨兌美元貶值,各國經濟均陷入衰退,失業率節節上升,通貨緊縮風險升高。 面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挑戰,各國政府紛紛採取緊急財經因應措施,推動中長程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策略,希望能夠安然度過金融危機,促使經濟早日擺脫衰退困境,恢復穩定成長。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金融危機的成因、類型、發展、影響、對策及啟示等,分別取材自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經濟專家論文、以及各國官方公布的資料。作者將兩年來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加上研究心得整理出書,期對金融危機此議題有興趣之讀者拋磚引玉,提供基本參考資料。 本書作者曾在中央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現改名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服務多年,並在國內外大學任教,學驗俱豐,長期研究國際經濟、金融問題,對金融危機發生的背景、原因、過程、危機對經濟與金融的影響、各國政府對金融危機的因應對策,以及金融改革措施等皆有深入之研究。本書為剖析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專業著作,理論與實務兼顧,內容豐富,文字流暢,適合金融從業人員及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之成因與影響有興趣之一般社會大眾閱讀。 為信用把關-企業信用管理實務 良好的信用形象,是企業成功的指標;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您知道「信用」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嗎?您將如何為企業的信用把關呢? 本書內容共分為八章,第一章企業信用管理概論、第二章企業信用管理制度之建立、第三章財務規劃與信用管理、第四章企業信用政策、第五章企業徵信調查、第六章企業信用評等、第七章授信後之信用管理及第八章企業信用風險之移轉機制等內容。本書由理論面、制度面乃至個案層面,完整介紹企業信用管理相關知識。內容簡潔扼要,兼顧理論與實務,尤其對國內企業信用管理現況與操作模式,並佐以個案分析,多所著墨,期盼能為企業或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與執行該項業務時的參考依據。同時,對企業及金融機構在培訓信用管理人才,或大學開設企業信用管理課程,亦有所助益。 買單的藝術─提升金融職場力的30個技巧 有能力沒關係,往往都在第一線當烈士;有關係沒能力,雖一時得勢,但一旦失勢,很難相安無事。活在金融圈,「能力」與「關係」必須兼備,否則你就是大家眼中的「備胎」、「工具人」。本書從職場生活案例出發,搭配作者金融業工作經歷,請給自己一個機會,透過本書,瞭解關係的特性,強化業績成交技巧,練就金融職場力。 IFRS入門九堂課-解讀國際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IFRS對於現行的財務報表將產生何種衝擊及影響?其內涵及真正的精神為何?有鑒於我國金管會宣佈從2013年起即將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本書簡稱IFRSs),以及國內會計學理論與原文教科書,幾乎均適用美國一般公認會計準則(U.S. GAAP)併適用國內會計準則公報。因此,本書將以國際財務會計準則為基礎編製相關內容,以因應未來會計準則變動,讓讀者日後在課程上,更能穩固基礎且無縫接軌。本書分為九課:第一課財務會計概述、第二課流動資產(一)、第三課流動資產(二)、第四課非流動資產、第五課負債、第六課公司會計:組織、股票交易、股利與保留盈餘、第七課投資、第八課現金流量表及第九課財務報表分析等內容。為使會計入門者培養閱讀財務報表的興趣與基礎能力以及實際運用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本書著重於基礎理論之理解、深入淺出的教學及簡明扼要的表達,為基本會計觀念打下基礎;相當適合企業界及金融機構從事財務與徵授信相關業務人員閱讀。 解讀金融業務完全手冊-銀行與票券篇 你瞭解金融業務嗎?本書將金融業務概念系統化,讓您一次搞懂它! 本書分為十五課:存款業務、票據使用、支票存款、國內匯兌、授信與徵信、企業短期授信、企業中長期授信、外匯授信、個人授信業務、現金卡及信用卡業務、授信管理與催收、外匯買賣及外匯存匯、進出口及國際金融業務、信託業務、資產證券化等內容。 本書以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文字,並搭配實務範例,是帶領讀者進入複雜金融領域的絕佳領航手冊。當你熟讀本書後,應能發現金融事物雖然變化無窮,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把握基本功夫,靈活運用,就能應付得宜。就讓本書帶領你一起進入金融世界,金融業務雖然繁瑣複雜,但弄懂它之後的快樂絕對超乎想像!。 財務危機預警必修八堂課 企業財務危機的病因可謂四面埋伏,從人物貪婪、產物退化、財務弱勢及股價異常等,皆有脈絡可循;然而,預防勝於治療,不論法人或自然人,求勝之前必先少輸,而做好危機預警就是少輸的開始。 本書的危機預警分析架構包含財務因素與非財務因素,共計八堂課程。以理論為基礎,從實務做驗證,充分說明危機公司的四大病因,包括財務、人物、產物、股價等四大面向,及其預防途徑。同時也將危機公司分成三大類:獲利性衰退型、流動性停滯型與安全性破壞型,並分析來龍去脈及其與四大病因之關係。最後則是危機公司復活再生分析,及如何進行危機重建。透過實證分析與案例研討可以幫助讀者認識危機公司的成因,及完善危機公司的預警能力。 中小企業財務錦囊 本書共分三篇十四章,分別為基礎篇、中小企業財務輔導篇及中小企業資金籌措篇。一、基礎篇-認識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經營面臨之問題、企業經營與財務報表及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二、中小企業財務輔導篇-政府輔導中小企業資源、中小企業發生財務困難之處理、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及營運計畫書之撰寫;三、中小企業資金籌措篇-銀行融資、中小企業融資應善用信用保證基金、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融資、政府補助資源、中小企業投資資源及中小企業股票上櫃等主題。本書具三大特色:一、便利性:本書採一問題一錦囊編排方式,方便讀者搜尋。二、豐富性:本書就中小企業經營所面臨財務困難原因詳加分析,提供中小企業經營者瞭解並預為防範。實用性:企業面臨財務困難時,可就問題分類快速找到解決辦法。 金融商道-金融人員關係行銷與談判術 為什麼通過所有的企金ARM考試,還是在做ARM?為什麼好不容易開發新客戶,沒多久就被公司交代歸戶或是自己被調分行?為什麼有些金融業務就是到處有人要,而自己卻是到處隨便跳?在此,你必須掌握以下三項關鍵思維:一、學再多的理論、方法及SOP,都不如實際彎腰拜訪、打電話來得實際。二、比起金融專業知識,金融業的業務人員職能相對更簡單!只是你一直覺得你是名校出身,拉不下那個臉,所以拿不到有效業績。三、談判有很多的技巧,但你腦中只有一大堆金融知識,所以從一開始你就註定打一場紅海的仗。因為你從沒思考談判進退應對的技巧。本書其實在教金融業務人員「兵不血刃」的藝術;在教如何與客戶建立長久的關係,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或組織淘汰的藝術;在教一種「利他行為」,明明是虧損,但卻可以帶來龐大收穫的藝術。以案例方式呈現,透過金融業之企業金融及消費金融領域及中小企業等30則實務案例,歸納出一些實用的金融業務拓展觀念與技巧;對於金融從業人員而言,堪為拓展「客戶關係」最佳案頭書。 解讀金融業務完全手冊-證券與保險篇 本書分為十五課:證券業務、資產證券化、證券投資信託、期貨、選擇權、交換交易、結構型商品、投資組合與績效評估、證券投資分析、風險與保險、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年金保險、投資型保險、健康與傷害保險等內容。 本書以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文字,並搭配實務範例,是帶領讀者進入複雜金融領域的絕佳導航手冊。當你熟讀本書後,應能發現金融事物雖然變化無窮,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把握基本功夫,靈活運用,就能應付得宜。就讓本書帶領你一起進入金融世界,金融業務雖然繁瑣複雜,但弄懂它之後的快樂,絕對超乎想像! 中小企業活用財務報表-提升經營管理績效 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企業有沒有賺錢?請看損益表、第二章企業是不是安全?請看資產負債表、第三章企業獲利狀況好不好?第四章企業經營得好不好?第五章企業的現金夠不夠?請看現金流量表、第六章案例分析等內容。其理論及實務兼備,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及生活上垂手可得的例子作說明,透過一般經營者對於財務報表的好奇及實務的案例分享,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財務報表,並藉由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協助經營者有效提升經營管理績效,實為兼具理論與實務並且容易上手的入門書籍。 銀行主管專業速成手冊 銀行經營管理歸納為三個面向:最終任務、中間目標與策略運用。銀行經營管理的最終任務,是對股東提供合理的投資報酬,對客戶提供可靠的服務,對員工提供良好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對社會履行企業責任。銀行經營策略的中間目標是提高資源的運用效率與收益,是以業務成長、風險降低、利潤提高與組織機構成長等,作為中程的努力標的,其具體的策略運用,是銀行自身各個事業群分工運作,進而整合達成經營綜效。本書作者集合自身二十六年銀行實務、十六年學術研究,及十餘本相關著作之經驗匯編成冊,內容全面性探討經營管理策略,兼備理論與實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用手冊。 大陸企業徵信實務 由於中國大陸的信用市場未臻成熟,且企業徵信無法公正落實,使得許多企業發生拖欠銀行貸款、貿易貨款、違約、仿冒商標、專利侵權、欠稅及披露虛假訊息等情況,甚至在價格及質量上有詐欺之弊端;使得信用問題成為其經濟發展主要的障礙之一,也是許多台商企業的夢魘。因此,希望藉由此書的出版,能夠提升企業信用意識,並協助解決此一亂象。本書從大陸之信用市場概況分析,導入企業徵信資料之蒐集與分析,查核與驗證,到讀懂企業之財務報表與分析,做出信用評等與交易條件,再佐以徵信案例之解析,藉以達到企業信用風險控管為目標。因此,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從事各種商業行為一定要跟著「資訊走」,切勿跟著「感覺走」,才是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同時,切勿忽略徵信對信用交易往來的重要性。預防肯定勝於治療,應避免承擔不必要的信用風險,不要有千金難買早知道的遺憾。本書為國內第一本闡述大陸企業徵信實務的專書,除強調理論知識外,更著重實務面之操作,淺顯易懂,可做為企業與金融機構培訓徵信、授信與信用管理人員,及大學開設信用管理專業之教材,深具參考價值。 中小企業稅務管理 面對繁瑣且多如牛毛的稅法,中小企業從業人員該如何面對呢?如何以有組織且系統化方式,作好整體之稅務管理呢? 本書係運用抽絲剝繭法,解析稅法的真正意涵。 閱讀本書後,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將更能作好完善且全面的稅務規劃及管理;亦期盼引導中小企業在經營上,建立正確的稅務觀點,藉由效率化的稅務管理,共創徵納雙贏的局面。 企業管理利器--中小企業預算編製實務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了消除或降低不確定性所衍生的風險,必須提早規劃。若能編製預算,可讓經營者與部門主管預先得知,公司未來一年甚至三至五年的營收、成本、獲利狀況以及資金是否足夠,作為制定決策時的參考依據。 本書具五大特色:1.先設定目標再編製預算 設定目標是預算編製的前提,有了目標才能進行規劃,而預算就是規劃的結果。2.如何避免主管虛報預算 人性面的誘因會讓主管虛報預算,分享如何避免或減少虛報預算的實務面作法。3.完整預算編製案例解析 以一家公司的預算編製案例,透過文字說明及數據輔助,掌握從各項預算編製到彙總成為預算損益表的 要領,內容淺顯易懂,兼具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4.預算審查與調整的要訣 如何進行預算審查?哪些預算是不合理?應在預定審查時間內達成設定的財務目標。5.加入圖表及「小叮嚀」 各章內容除文字敘述外,加入許多圖表及插圖,並適時加註「小叮嚀」提醒重要觀念。 本書內容豐富且可讀性高,可謂各中小企業在編製預算時,不可不讀的絕佳參考書籍。 *中小企業必備法律常識 坊間法令類書籍多半以特定法令內容為主軸,而本書特為中小企業量身訂作可能面臨之各項重要法令,集公司法、稅務法規、商業會計法及勞動規定於大成之工具書。本書係為作者群多年實務經驗,共分五章:第一章公司應遵守的基本大法-公司法、第二章公司之股東權益事項管理實務、第三章中小企業不可不知之重要稅務法規、第四章公司應具備之商業會計常識及第五章企業應瞭解的我國勞動法制概況及員工聘僱實務。閱讀本書,將使讀者獲取更有效益之法律專業知識,讓「法」不再是「罰」,讓「律」變成「率」,並讓這些法令不再牽絆中小企業之日常營運,將這些規定深植於心,相信對營運會更有助益。 中小企業財會贏戰手冊 毫無任何財會背景的創業經營者,如何快速地建立正確的財會知識?又如何將財務會計的知識,實際運用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呢?本書內容除文字敘述外,另加入許多圖表及實例,協助您按部就班地學習,深入瞭解財務與會計實務運作的意義及內涵 這是一本協助創業經營者做好財務體檢的工具書,讓您以有組織且系統化的方式,重新檢視對企業財務會計資訊的認知與運用,協助您及企業邁向成功,創造雙贏之局! 中小企業主對財務會計應有之認識 會計的目的是將企業的交易事項透過有系統的分類,做金額彙總並編製報表,以報導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會計功能還包括資產的運用及資金的籌劃和經營績效的評估,會計人員除每日帳務處理工作外,尚包括稽核各部門流程表單及文件,以保障企業資產安全,對企業而言,實為重要的守門部門。透過企業交易循環說明財會人員於作業循環擔任的角色及各大作業循環的控制點,並說明會計人員於作業循環中如何記載交易分錄。 會計人員於處理會計事項必須依據會計準則、稅法及其他相關法規,本書要讓企業主瞭解會計編製依據準則及會計如何記載交易分錄到產生報表,並說明會計科目的重要性及編製準則,及瞭解稅法上的合法憑證和稅務申報類型及何時需要會計師簽證。 透過創業計畫書審視自己的經營策略,確認目標客戶,評估未來可能營收,估計所需人力並計算用人成本,計算損益平衡點並評估營運風險。本書提供企業主營運基本知識,及評估用人成本、稅務負擔、公司貸款和增加股東的差別,可謂企業主及財會人員之最佳工具書。 銀行合併面面觀 燕燕行千里,靠的是團隊合作……銀行合併後團隊的協調、溝通與經驗複製;將使組織型塑成一個超級團隊。善用群體決策,以培育危機應變與處理能力;建立組織自我療癒機制,以鞏固固若金湯的組織體系。經營團隊營造業務與管理的「意見銜接」與「雙向激勵」;建立持續與長久的業務團隊,進而延伸經營綜效。 本書探討國內近10年來合併案件之實務運作情形,並提出個人觀點與建議,以提供讀者對銀行合併有更深一層認識。並強調銀行的合併策略,應不僅只於「大者恆大」的思維,尚須慮及合併據點、通路配置、客服延續、區域整合、成本效益、作業效率及人力配置等實際經營轉換問題,相信可為銀行業在採行合併策略之際,能迅速進入準確航道。 本書第一篇導論闡述合併策略能引導銀行布局亞洲、放眼國際;第二篇法令篇陳述合意性合併與強制性合併之政府法令;第三篇實務篇探討銀行合併動機、態樣、程序及優質合併等實務概念;第四篇個案篇論述國內及國外合併案例之合併過程、財務預測、換股比例及文化融合等經驗;第五篇展望篇期許銀行藉由合併策略以延伸經營綜效及開拓國際視野。 基礎銀行實務 本書係供本院與大專院校辦理產學合作之教育、培訓所需教材之用,以傳遞銀行基礎知識為主軸,藉由抽絲剝繭的方式,先簡要介紹金融業,再詳述銀行業之重要業務別,以期能全面涵蓋其內涵及精神。 最大特色在於以台灣銀行實務為主要內容,不談艱深的銀行理論,針對學生畢業後就業的需求,以深入淺出方式來解析銀行實務,非常適合大專院校產學專班、產學學分班、產學研習課程使用。撰寫務求貼近實務,並於每章蒐集重要試題作成習題,使想進一步瞭解台灣銀行實務之大專學生,藉由習題作答,更能加深對本書內容之理解,於潛移默化中,瞭解銀行業的實務與內涵。 物聯網金融商機 這是一個以金融科技為驅動,來發展各產業整合,並結合物聯網技術平台應用於企業經營和服務,進而創造出創新商機,這就是「物聯網金融」。它是一個以產業資源整合的思維觀念為出發,各產業可運用金融行為來優化並加速客戶營運作業,同樣地,金融體系結合各產業在金融需求上來發展創新服務。也就是說,這是透過產業資源規劃所造成的全贏局面。本書特色: 1.從未來趨勢議題來看現在布局的創新,未來就是現在,就是先卡位取得先機。 2.以淺顯易懂、循序漸進、例子輔助、深入說明及圖表呈現等手法撰寫,讓非技術人員讀者也可入門。 3.蒐集並分類國內外各不同物聯網金融案例,和有系統層次整理出其技術及應用架構,進而提供學習藍圖,以利讀者閱讀。 4.本書同時結合物聯網和金融科技雙重議題,並提出「整合式物聯網」、「產業資源規劃」及「O2O2R2P(online to offline to reality to physical)」新概念,且就應用服務構面,來闡述分析出商業模式(物聯網化服務),其中更包含web of thing新一代資訊系統應用。 5. 引用問題解決創新方案(Problem-Solving Innovation Solution, PSIS),此方法由陳瑞陽博士創造提出:透過企業發生問題的場景故事為事件描述的案例,將問題的定義、癥結點、原因及關鍵擬訂出一個欲探討的主題構面,從問題診斷分析結果,規劃建構出一套解決方案。 有鑑於此,本書出版目的在於提供企融體系和各產業人員相關物聯網和金融科技結合的知識應用,其中完整介紹物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希望做為從業人員在設計創新商機時的參考工具書,亦可做為企業在面臨目前產業生態化下的極致競爭環境內,提供員工創新能力之研習教材。 創新行銷與魅力品質--完整解構熱銷產品的行銷奧妙 台灣第一本結合行銷管理與品質觀念的書籍,由具有三十年經驗的行銷專家與品管大師共同創作,從國際行銷趨勢出發,完整解構國際熱銷商品的魅力元素。書籍內容包括行銷理論以及從感性品質觀點來看行銷成功的奧妙之處。本書架構首先講述行銷概念與創新觀點,接下來則以三個構面「行銷」、「品質」、「科技」、來分述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模式。書中採用大量案例分析說明,重要語句則會以小標題的方式加重記憶,並有QR Code直接連結至影片觀看,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學習創新行銷重點。特別適合以培育全方位人才為特色的行銷企管系教師做為上課教材,或是已經進入社會工作的行銷企劃人員,以及想為自己的產品走出創新之路的企業主使用。 客戶開發技巧7堂課 熱情是業務人員與生俱來的最大資產,只是被客戶拒絕的挫折,常讓人忘了自己原有的潛能;只為錢工作,自然就會有很多抱怨。開始覺得客戶開發難如登天了嗎?別沮喪,請再重拾您遺失的熱情吧!擁有熱情,能量就能源源不絕;擁有熱情,就有支撐一切的力量…無論您是業務達人,還是新手,請先在心中注入滿滿的熱情,讓《客戶開發技巧7堂課-業務新手變達人》與您一同分享客戶開發技巧,朝全方位業務人員邁進! 本書將經營人脈與斡旋於「人」的智慧,完整呈現予讀者。包含從如何開發人脈以至長久經營的策略,到精準剖析現代客戶之特性進而契合其需求。此外,本書對如何善用話術突破客戶心防、藉敏銳觀察力透析客戶行為背後的真正想法,乃至業務人員重要特質之具備與養成等,皆藉故事情節之鋪陳及輔以圖片與實務例證,協助讀者輕鬆擷取客戶開發技巧並轉化為自我客戶開發之利器。現今之業務人員若能以此書為範本,定能提升自我實力,讓工作更具成就感,生活更快樂,躍升為人人稱羨的TOP SALES。 關鍵大未來 想知道未來金融業的概況嗎?金融業未來的圖像為何?本書集結各界優秀學者專家的建議及想法,提出十大趨勢:趨勢一 未來科技如何改變銀行經營面貌,在可預見的未來,有四項科技應用範疇已確定將會影響銀行的經營面貌。趨勢二 人口結構調整,改變金融消費及商品面貌,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銀髮族群做為未來主要的消費市場,將帶領新的消費潮流,更是重要的錢流與商機。趨勢三 金融業面臨異業競合,未來金融業的異業競合態勢將愈加顯著,透過異業結盟金融業可提供數位化、虛擬化與百貨化的新一代金融整合性創新服務模式。趨勢四 風險管理與時俱進,BASELⅢ協定大大提高銀行經營對抗風險的能力,在此趨勢之下,風險管理由被動防守進化到主動因應,風險管理不再只是發展模型、建立系統,監控各項預設指標,而是要從公司整體高度思考,結合業務風險與報酬的考量,將資本做更有效率的分配。趨勢五 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商品及人民幣離岸中心成形,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之最大優勢在於一般產業或台商之相關支援,即以有實體經濟支援之交易為基礎,可謂相當迎合大陸當局之喜好。趨勢六 區域銀行能見度提高,唯有仰賴完善的資訊服務作為後盾,才可獲取「全球思維、地方管理、營運標準化」之關鍵養分,與星展、韓亞、渣打等知名亞洲區域銀行一決雌雄。趨勢七 台灣金融專業人才跨境競爭,培養具國際觀乃至世界觀人才,為未來時勢潮流,所以培養高端優秀人才,已成自保基本功。趨勢八 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潛力與金融環境分析,可協助台商拓展這些市場,並掌握這些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更可藉此爭取區域經貿整合帶來的投資與貿易商機,促進台灣與這些國家的經貿交流,進而有助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九 國家資本主義興起,影響金融市場,國家資本主義的終極動機往往不是經濟利益極大化,而是政治利益極大化。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宏觀多元乘法戰略」將會壯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趨勢十 中國大陸爭逐全球金融話語權,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相對穩定,除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並透過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及話語權。瞭解十大趨勢,您將可掌握未來金融變化版圖,捷足先登! 經濟金融危機的防範與因應-各國經驗 亞洲金融風暴曾使多數亞洲國家蒙受重創,其後續效應至今餘勁不歇,多國之經濟金融仍因此而深陷泥淖,其對世人經濟生活之衝擊,惟有三○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差堪比擬。金融風暴對各國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因其發生原因與背景不盡相同,故各國所採行之因應措施也互異其趣,成效更優劣互見。從另一角度而觀,此不啻為給吾人之一重大教訓,且尤為一經濟金融之良好教材。本書深入探索各類型經濟金融危機的背景、成因,並剖析美、德、瑞典、日本等先進國家處理相似問題之經驗,嗣後翔實介紹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對南韓、香港、新加坡、台灣的影響、以及各國的背景、各項因應措施等。此外,舉凡各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所頒布之文告、政策、法令皆亦蒐羅在內,並附錄多種相關數據資料,堪稱為一部近代經濟金融危機史,足為經濟金融決策者及研究者之借鏡參考,亦為現代金融人員所必讀。 我國金融機構併購問題及個案探討 自一九七○年代以來,金融機構多面臨汰弱留強、適者生存之嚴苛考驗。洎至八○年代,歐、美、日等國銀行為追求規模經濟、市場佔有率、以及國際競爭力等優勢,紛採大型化措施,於是合併與收購之風潮乃因而蔚起。我國企業體多屬中小型,亦乏大型銀行,復以新銀行開放設立後,已呈銀行家數過度飽和現象,是故金融業之合併與收購在我國頗具成長空間,亦為未來之發展趨勢,我政府更以此為政策取向,而於民國九十年頒布了「金融機構合併法」。本書係由政治大學金融系沈中華教授、中山大學財管系郭照榮主任、中央大學財金系陳錦村教授、政治大學金融系李桐豪教授、合作金庫銀行王濬智總稽核等國內多位財金界之學者專家共同編撰而成,內中闡釋購併之理論及購併成功的要訣,並析述有關股權結構與換股比率等問題,另就我國多家銀行併購信合社之實際案例加以分析探討,最後則介紹美國金融機構合併相關法規,殊值我金融決策主管參佐,一般金融人員亦值一讀。 公司理財的13堂課 本書內容共分十三章,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簡單地介紹公司理財的基本概念,並分析與評估企業價值、資本預算、資本結構、融資規劃、投資銀行與企業上市、企業風險管理、公司理財與行為財務學乃至公司治理等重要議題;除傳統公司財務決策議題之介紹外,另為因應財務決策理論的最新發展與金融市場實務的演變,特加入行為財務學、公司理財違約損失率、企業價值評估及公司治理等重要相關議題的探討。本書係由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群根據其研究專長執筆,並邀請興業家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蔡篤村先生執筆公司治理等相關議題;以全面且平實的角度及風格,介紹財務學專門知識,輔以企業個案分析,實為相當完整之財務參考用書。舉凡金融機構從事公司理財相關業務人員、財金科系學生及企業界人士,或對公司理財有興趣之大眾,均極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