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NO.141銀行家雜誌
P. 20

܆݂ࠦԫ
                Cover Story







              ᐼሞᇐ‘

              ΌଢږፄᏀɢʺৎ


              ஷጱ߰ईৎ  νО࠱ईʔᙰ




              密切觀察通膨結構因素變化,不難發現全球化供應鏈轉移、人口結構變化及貨幣政策等預期心
              理。若經濟成長裹足,薪資凍漲,房價、租金、金融資產價格卻不斷飆升,「不健康通膨」負
              擔不起的除了整體經濟,更是底層民眾的生活。


                                                                                         撰文:黃崇哲、傅清源




                    於供應鏈受限和需求飆升導致通膨壓力                          高,某種程度上卻成為MMT的實踐者。為了應
              由 持續存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7月份較                             對危機,政府財政赤字與貨幣政策不斷向市場
              前年度同期上漲5.4%,與6月份的增幅一致,                           倒水,並非第一次。過去都不見通膨,直到近
              仍是自2008年以來的13年新高。不僅美國嗅                           期有較為明顯上升。但,這意味著世界即將進
              出通膨蠢蠢欲動的味道,英國、歐洲也見到                              入另一個通膨時代嗎?
              類似現象,在70年代通膨衝擊逐漸被淡忘的

              陰影,似乎又有回歸的跡象,但聯準會主席鮑                             不同年代  對通膨認知差異大
              爾認為此波通膨是短期現象,並不足慮。有
              趣的是,鮑爾過去曾公開批判現代貨幣理論                                   其實,由近30年通膨水準的變化〔如圖
              (MMT)是錯的,隨著美國寬鬆規模迭創新                             1〕,可以觀察到隨著時代不同,金融界對



                         圖1   ڐ 30 ϋ΋ආ຾᏶᜗ஷ஬ጱദଟᜊʷ
                                                                   OECD 經濟體的通膨率          每 10 年平均值
                                                                                                14 (%)

                                                                                                12

                                                                                                10
                                                                                                 8

                                                                                                 6

                                                                                                 4
                                                                                                 2


                        1971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資料來源:Refinitiv、金融時報


         20   台灣銀行家2021.9月號






   1          5%     JOEE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