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NO.113銀行家雜誌
P. 47

回歸保險精神   保障不可抗力事件


                  至於台灣人在理財投資時,通常首選保本
              型保險商品,David坦言,這也是很不尋常之行
              為,畢竟保戶購買保險的精神,是為了保障不

              可預料的事故,但我們看到許多關於保險商品
              的文宣,充斥著關於「保單累積財富、傳承世
              代」,不然就是「盡享潛在保單紅利派發」之
              類的廣告行銷。
                  甚至熟識的保險員也會提到:「繳費20                           台灣民眾喜愛儲蓄,且習慣購買保本型保單作為資產配置。(圖/達志影像)
              年還可以保本順便保障一輩子」,或是「不只
              保障一輩子,期滿還把保費退還給你」。話術                             費,卻更低保障的還本型終身壽險。這樣一個
              之豐富,吸引不少國人紛紛將資金配置投入儲                             觀念導正,需要全民更有智慧去面對與學習。
              蓄性質保單,也造就平均國人每人有2.5張保                                 最後談到投資海外部位過高的問題,

              單,滲透率之高堪稱變形的台灣奇蹟。                                David認為這問題必須回到根源,關鍵在於投資
                  回到保險的基本精神,在保險法第一條即                           部位的風險管理好壞與否,如果只是規範上限
              載明,保險的意義在於保障不可預料或是不可                             或者僅能購買投資級以上的產品,恐怕失去資
              抗力的事故。已經說明保障的是不可抗力,而                             產配置的多元性。
              非儲蓄或投資,換句話說,這些事故不見得會                                  David認為這反而是台灣的機會,因為如
              發生,但有發生的風險,透過保險可以管理可                             果台灣有好的專業人才,可以進行優化投資
              能遭遇的風險。                                          理財配置,同時兼顧風險的可控管及收益之

                                                               多元性,或許可以投資比投資級以下的商品配
              保險不等於金融投資                                        置,例如BBB-,重點是分析人員能否有觀點及
                                                               角度,同時確認投資級以下商品配置的潛力分
                  David以自己親身經驗來說明,家中長輩                         析與風險管理。
              的生病讓他體驗到,保障不可預料或是不可抗                                  一位從業人員的觀察與分析,提醒所有金
              力之事故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針對自身需求                              融業者,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雖然看起來國
              去規劃保險配置,畢竟「insurance≠financial                   內壽險投資海外比重過高,但若趁勢培養國際
              investment」,簡單來說,保險不等於金融投                        投資人才,規劃出適合資產配置,把全球資金
              資,它僅僅只是配置的一種,但不能透過保險                             導入國內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若能搭配國內

              來達到理財的功能。                                        地方產業發展,當地方基礎建設增加後,中央
                  對照一般人,若有壽險需求,應該買的是                           發債的機會亦增加壽險業投資的管道,不只把
              低保費且高保障的「定期壽險」,而不是高保費                            錢留在台灣,同時也把原本在都市工作的人導
              卻低保障的「終身壽險」,當然也不是更高保                             回家鄉,對於地方創生也有貢獻!





                                                                                          台灣銀行家2019.5月號 47







   1          5%     JOEE                                                                                                ɨʹ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