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抓住信用的價值與風險-銀行信用貸款的價值衡量與迷思
P. 18

抓住信用的價值與風險
               往往會忽略一個人或企業本身是否有習慣性倒帳或習慣性轉移規避債務的

               習慣。作者除曾從事進口雜貨貿易的業務員,也擔任過稅捐稽徵處稅務員及

               銀行的授信經辦員。不管是國外貨品進口後,急需洽尋國內行銷商家,或是

               需要向營業商家徵起稅負,或密集向借款人催促還本付息;站在美其名是服

               務的一方,其實是身為公司或銀行債權人、或是堅守國家稅收的守護者,其

               中最擔憂的是償債或應盡義務的一方,未能正常的還款或履約。
     銀行信用貸款的價值衡量與迷思 -
               █   過去銀行從業人員除會參酌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的個人或企業信用資

                  料外,也會參採過去歷史經驗、外部資料(專業信用評等機構之經驗

                  值)、銀行內部模型產出或專家建議意見及對未來經濟發展之判斷,酌

                  以調整銀行各項放款產品之預期損失。一般為反應不同信評等級授信戶

                  之預期損失;亦即試算違約機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及違約

                  損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來估算預期損失(Expected Loss;

                  EL),也就是 EL = PD×LGD。亦會以建立借款人還本付息的履約行
                  為模型,藉由信用評分來試算借款人的違約風險機率。


               █   也就是信用的風險產生,不僅是由債務人在客觀環境裡的表現,來判斷

                  其信用價值的高低,更要由借款人的現有信用動態及過往履約的歷史紀

                  錄,來評判其未來不履約的信用風險值有多高。當然部分銀行會就較為

                  簡單或單純的金融產品,以幾個簡單數據做為衡量信用風險的參考準

                  據,以衡量個人信用的現在與未來價值性。但是對企業信用的行為表
                  現,所涉需參考的外部資訊或公司財務報表是否允當表達等等,要審酌

                  企業信用的行為概念,必然是需要更為細心與分析了。


                 信用的虛擬概念


                   金融交易是經濟活動的延伸,藉由金融交易,以作為信用延伸的觸角。



          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