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NO.114銀行家雜誌
P. 66

तйΆྌ
               Special Report







              總論篇》

              創新金融模式


              下一步是FinTech還是TechFin?




              金融業若想握有駕馭科技之權,不僅止於將科技套於傳統業務模式之上,那就需要掌握金融核心
              功能,創造符合客戶效益的體驗,由觀念驅動的商業模式創新,才是金融改革得以成功的關鍵。


                                                                                                撰文:張凱君





                   約在20世紀的80年代,一門跨領域的新                         學為迎合業界需求,紛紛開設跨學系的碩士學
              大 學問悄悄萌芽。當時許多大型金融機構為                             位學程培育財務工程師,這些學程或名為「數
              了因應新興的選擇權相關業務,嘗試雇用具數                             理財務」(Mathematical Finance),或名為「財
              學、統計、物理、電腦科學背景的專業人才,開                            務數學」(Financial Mathematics),不論名稱為
              發或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適逢美國政府開始逐                            何,實質內涵並無二致,都是運用數學方法為新

              年削減國防經費預算,沒多久華爾街就充斥著所                            金融商品訂價並管理風險。於是每年有大批精
              謂的「火箭科學家」。這門新學問稍後有了響亮                            於此道的新生代好手進入金融業,專職設計、組
              的稱號,叫作「財務工程」。美國不少一流大                             合、包裝各種號稱滿足客製化需求的新金融商
                                                               品,儘管市場對這些商品並不全然了解,接受度
                                                               卻越來越高。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有一種結構
                                                               型證券化商品,簡稱CDO的「擔保債權憑證」及
                                                               其近親(合成CDO、CDO平方……)大行其道。
                                                               這類商品不但名稱曖昧,不知所云;它們的組成

                                                               成份與訂價方式更宛如黑箱,連信用評等機構都
                                                               搞不清楚,遑論持有這些商品的買家,幾乎沒有
                                                               人能準確評估自己到底承擔了多少風險。太多人
                                                               執迷於數量方法精確理性的一面,卻對數學模型
                                                               與生俱來的侷限性視而不見,結果被包裹得面目
                                                               難辨的CDO成為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讓原本僅
                                                               發生於美國的次級房貸違約事件,其影響如野火
              金融業徵求數理方面好手設計、包裝許多新金融商品,但市場卻不全
              然了解商品內容,以致後續產生不少問題。(圖/達志影像)                      般擴及世界各地,點燃了全球金融風暴。





         66   台灣銀行家2019.6月號






   1          5%     JOEE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