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金融人員民法必修36堂課(增修訂二版)
P. 252

242     金融人員民法必修    36  堂課



                             者,如債     權  人於  其期間   內,   對  於  保  證  人不為審  判  上

                             之  請  求  ,  保  證  人免  其責  任  。」  所謂  「僅於一定   期間
                             內為  保  證  」  就是  一  般 金融  實  務  上  常見的「  最  高  限  額
                             保  證  」,  也就是保    證 人  同  意在一定    期間  及一定金額

                             內,擔   保主   債務人「過去、現在及             將  來」  所  發生  之
                             債務,這     種  保  證  可方  便金融機構不      必就  每  次  融資  新

                             貸、  展期   或變更    契約  逐  次與保   證  人  辦理對保    ,  其期
                                                                5
                             間  較  長 時當然也對保      證  人較欠   缺  保  護  , 惟  一  旦期間
                             屆滿  ,  縱  有  尚  未清償之  餘額,    保  證  人隨  即  可  免  責  ,

                     5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96  年  6  月  1  日公壹字第  0960004796  號函曾就此種
                      保證為以下之導正措施:       「鑒於銀行法第      12  條之  1  著重消費者保護,僅適用
                      於銀行辦理「自用住宅放款」及「消費性放款」               ,尚不及於其他個人授       信  或
                      中小企  業授  信  業務,  且目  前司法  實 務否  認  消費者保護法適用於保證契約,並
                      多 以  形式認  定最高  限額  保證約款效  力  ,而未  實際探  求  連帶  保證人  真 意之情  形
                      下,金
                                                                        債務之約
                                      制定
                                                範圍至
                                                                 往來
                                                                      切
                      帶 保證人,並以  融機構  倘將為 單方  確  保債權 擴張  實現  之  風險概括轉嫁予  主債務人與銀行  議約  能力相  一  對  薄弱  之  連
                                            擔保
                      款,  確 有致  雙方  權 利  義務失  衡  之  風險  。 又  依本會  調查  所得  資料  ,金  融機構  以
                      最高  限額  保證約款  形式  ,  使連帶  保證人保證債務   範圍擴張至    主債務人   在該  金
                      融機構  所負一   切 債務,  顯屬借貸市場常見現象        ,而有  影響整體   交易  秩  序之
                      虞
                                                        範圍包括
                                      保證人約定
                      在  。金  融機構  與  連帶  ,應  注  意下列事項,以  連帶  保證責任  避 免違  反  公平交易法第 「主債務人過  24  去  、  現
                                                                           條規
                                 債務」
                        及將
                           來全部
                      定:  (  一  )  按 金  融機構單方  制定  連帶  保證  範圍  及於主債務人過  去  尚未清償及將
                      來 發生之債務,將金      融機構  與主債務人交易     往來  不 能實現  之 風險  一 概轉嫁予
                      連帶  保證人,  使  得原本主債務人於金      融機構  無擔保之他   筆  債權,  因 係  爭 約款
                      取 得擔保,或原本已有保證人或          抵押  物擔保之他   筆  債務  再增加連帶  保證一
                      人,此無異變    相  要求  簽訂系爭  約款之  連帶  保證人對於主債務人於金       融機構  一
                      切 債務  互  負 連帶  保證責任,縱有最高    額度  之 限  制,金  融機構  與  連帶  保證間之
                      風險分配恐    有失  衡  之 虞  。  (  二 ) 為  避  免金  融機構濫  用 連帶  保證制  度轉嫁  其 徵信
                      風險  , 建  請金  融機構  辦理授  信  業務,倘  確  有 徵  提  連帶  保證之必要,不得約定
                      未 訂限額  、期間之   連帶  保證約款,   且連帶  保證  範圍  應  基 於主債務人與金  融機
                      構 間  具體特  定法律  關  係所生債務,倘約定    連帶  保證  範圍包括  「債務人過   去  、
                      現在  及將  來全部  債務」  ,  衡諸實  務上  締 約  雙方  交易  地位  ,  恐  與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規  範  意 旨  有違,請各金  融機構  自行  檢視  修正  現 行  使  用契約約款,  俾  免
                      觸 法。  復  為 增  進交易  資訊  之 透  明  化 ,金  融機構訂  定定  型化借貸  契約  連帶  保證
                      約款或  連帶  保證契約時,應以     粗體醒目方式印製      重要交易   資訊   (  例如保證債
                      務 範圍  、其間及權   利 義務  履  行 方式等  )  ,並應與  連帶  保證人個  別  議定,  經連
                      帶 保證  逐  項 勾註簽  名。」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