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銀行家雜誌第101期
P. 71

日治時期台灣作為以日本帝國為中心的南向基地,戰後則轉化為東亞雁
                                                               行發展秩序的第二梯隊位置。(圖/達志影像)




              的產品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  life  cycle),構                果。在政治力量方面,有所謂新型(G2)大國
              築成我們所熟悉的東亞雁飛行區域分工秩序理論                            關係,由此延伸而為強化對香港的控制、台海共
              (flying geese model)。                            管、對韓國的經濟抵制,乃至於對東協的分而治
                  在這個「大新月灣(the  Great  Crescent)」              之策略,使得東協高峰會連續2年都對南海爭議
              裡,東亞資本主義國家被轉化成「半主權國家」                            無法產生共識;在軍事方面則是穿越第一島鏈常

              (Semi-Sovereign States),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                態化,沿著一帶一路建立軍事據點,最具體的例
              資本主義運作機制下,它們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日                            子就是斯里蘭卡的Hambantota深水港。
              漸繁榮,但卻不具有外交與軍事上的獨立地位;                                 不過隨著中國資本快速的積累,它的投資
              雖然處於同一區域,但是缺乏區域內的制度性連                            報酬也跟著下降。中國的投資資本產出增長比
              結,互相之間的關係主要取決於他們各自的對美                            (ICOR),在1996年開始上升,2007年之後為
              關係而來,因此整個區域的發展方向最終是受制                            了對付次貸危機推出的4萬億政策,更造成ICOR
              於美國的單邊影響力。這也是為何東亞之所以具                            如直升機般升高。東協與南亞國家由於處於人口
              有開放區域性(open regionality)的根本原因。                   持續擴張的階段,勞動成本相對地成為吸引國外

                                                               直接投資的熱點。
              ̨ᝄอیΣਿ͉ઋැၾ݁ഄ˙Σ                                        這個未來全球經濟基本的轉變趨勢就形成
                                                               台灣新南向戰略的機會與挑戰。由於中國經濟規
                  台灣目前實施新南向的基本戰略情勢可說                           模的上升,它與東協國家的貿易額已經達到台灣
              是在中國往外擴張下,以可行的方法,尋求自己                            的6倍。如果今天新南向依然以過去經貿外交的
              的戰略安全空間。                                         模式進行,成效必然極為有限。準此而言,新南
                  中國的經濟量增長後,在2000年就相當有                         向的「以人為本」不是一個新的口號,而是具有
              意識地實施「走出去」戰略。目前這個經濟力                             真正的戰略新義。由於這次東亞與南亞地緣政治

              轉換成政治與軍事力量的向外投射已有具體成                             結構改變的最大原因來自中的對外擴張,而台灣




                                                                                          台灣銀行家2018.5月號 71







   1          5%     JOEE                                                                                                ɨʹ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