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伊斯蘭金融-另一個13億人口的另類金融
P. 201

189





                                  傳伊斯蘭教教義,如以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詮釋伊斯
                                  蘭教教義中的「天命五功」,或以伊斯蘭教教義結合儒家思

                                  想的忠孝仁愛等倫理道德觀,伊斯蘭教教義與中華傳統思想
                                  相互結合,導致中華伊斯蘭教教義學的產生,奠定中華伊斯

                                  蘭文化的內涵基礎。
                                       清朝初期,隨著社會形勢及政治穩定發展,回族經濟力

                                  量發展很快,但回族及伊斯蘭教徒的社會及政治地位並沒有
                                  得到相應改善,反而受到清廷嚴重的壓迫、歧視及限制,加

                                  劇了回族對統治階層滿漢民族的不滿,而朝廷又實行「分
                                  化」政策來加深伊斯蘭教支派門喚間的矛盾,使教派支系間

                                  的鬥爭日益嚴重。而到十八世紀末,甘肅及雲南回族反抗封
                                  建專制及宗教歧視,更是受到朝廷的殘酷鎮壓。同時清朝廷

                                  又採取「分而治之」的圖謀,極化回漢及各民族間感情。其
                                  實清朝統治階層的腐敗奢侈、社會貧富極化、華夏各民族的

                                  反清起事,都是滿清朝廷對封建制度殘酷壓迫和剝削所造
                                  成,回族及其它伊斯蘭教徒自不例外。

                                       整個清朝可說是中國伊斯蘭教的厄難期,當然境遇艱
                                  險,但伊斯蘭教徒通過宗教信仰的力量,經過短暫的沉寂繼

                                  而後旺。信仰伊斯蘭教的中華少數民族,民族靠宗教維繫,
                                  宗教靠民族支撐,宗教規範擴大為民族習俗,兩者密不可

                                  分,相得而益彰。所以到清朝後期,伊斯蘭教徒人數反而倍
                                  增,清真寺也大量增加,甚至是屢毀屢建;伊斯蘭教徒社會

                                  地位當然不如元明兩朝,但是依託宗教的民族凝聚力,尤甚
                                  是在西北地區及西南雲南,非但維繫了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也把伊斯蘭教勢力更加深入廣大農村,伊斯蘭教的學術研究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