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the taiwan banker (2024.10.178)
P. 54

܆݂ࠦԫ







              ਖ਼ஞ߅Ҧ௴อଡ଼̜ණɛၼ͍༶


             ္ଣዚ࿴ᜳݺᏐ࿁ ڎટܿ኷



                                                                                               撰文:蘇偉華




              隨     著 金 融科技 和創新 服務的 迅速演                        道侷限,未能
                    變,金融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
                                                               涵蓋各界聲
              戰與機會。為此金管會設置金融行動創                                音。傳統法規

              新法規調適平台,力求市場穩定和持續                                調適的訊息往
              發展。科技創新小組平台由澳洲蒙納許                                往只能通過公
              大學法學院教授暨政治大學監理科技創                                會、協會等管
              新實驗室執行長臧正運擔任召集人,他強                               道,使得一些

              調,平台的設計核心是法規靈活調適,以                               未加入公會或             金融法規調適平台科技創新組召集
                                                                                  人臧正運、澳洲蒙納許大學法學院
              推動金融業更加高效與適應變化。                                  無法參與會議             教授暨政治大學監理科技創新實驗
                                                                                  室執行長
                  臧正運表示,平台的構想來自金管                              的業者被排除
              會主委彭金隆,強調學者主導、多元參                                在外,其聲音未能被納入考量。
              與,以縮短法規調適的時間,迅速應對
              市場變化。傳統法規調適程序緩慢,無                                建議可匿名蒐集提案
              法跟上金融市場的高速變化,因此需要引

              入新工具以促進金融創新。平台目標就是                                    為了解決上述難題,臧正運首先建議
              在現有基礎上,透過創新機制反映市場變                               平台委員可透過匿名蒐集機制,業者不必
              化,及時解決產業困境。                                      擔心身分暴露,能夠更自由提出真實回

                  臧正運直言,過去傳統法規調適機制                             饋,進一步提升法規調適的品質與多元
              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業者顧忌身分,影                               性;其次,學者能夠客觀地篩選出有利於
              響資訊蒐集完整性。業者填寫問卷時,由                               產業整體發展的建議;緊接著是平台設

              於考慮到與監理機構或其他業者的關                                 置多元參與機制,讓各業者不再侷限於
              係,可能不願透露真實身分,導致意見回                               傳統渠道,有更多發聲機會。臧正運補
              饋不夠真實,進而影響決策依據。其次是                               充,學者在參與法規調適時,蒐集業者

              意見基於個體或少數利益,無法代表產業                               意見,同時根據自身的研究和對產業的
              全貌。許多業者在回饋過程中,往往以自                               理解進行篩選,確保調適過程的中立性
              身業務發展需求為主,缺乏對整體產業的                               與公益性。這種模式既能避免法規調適
              宏觀視角,這使得政策建議偏頗,難以促                               過度受特定業者利益影響,也能讓政策

              進產業發展目的。第三是過去訊息傳遞管                               更符合產業發展需求。




           54   台灣銀行家    2024.10




   1                5%     JOEE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