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9 - 你知道的名言 不知道的金融故事
P. 339

評等篇





                   2007 年英國經濟學人用「醫生、藥廠與病人」,來比喻信
               評機構、發行人與投資人三者之間的關係。




                    故事背景



                   2008 年的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

               嚴重影響,造成許多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 在人們追究這場金
               融海嘯爆發原因之時,信評機構被推到了大眾垢議的浪尖上,

               人們質疑信評機構已失去預警的功能,失去公信力。 那麼,社

               會對信評機構的質疑是否失當呢?信評機構對於這些批評,回

               擊說自己的評級機制只能衡量違約性的可能,並不是對個別證
               券股票進行買進或賣出的建議,更不是預測市場股票價格。

                   經濟學人認為,信評機構將自己的事業,建立於搖搖欲墜

               的次級放貸衍生性金融商品上,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美國

               證管會 (SEC) 在 1975 年建立了一套對信評機構的管理機制,
               稱為「國家認可統計評等機構」制度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 NRSROs),穆迪、標準普爾

               及惠譽三家信評機構隨即被認可為 NRSROs。這種機制給信評

               機構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之後時常是需求超過供給,也為
               信評機構帶來極大的獲利機會。 第二,信評機構堅持聲稱自己




                                                                          339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