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2 - 國際金融市場實務
P. 362

352  國際金融市場實務




                            我國政府於 1996 年 4 月 20 日發布「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衍生性金
                        融商品交易處理要點」,要求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必須

                        依照其公告的處理要點辦理,其目的為加強公開發行公司建立衍生性
                        金融商品交易之風險管理制度,落實資訊公開,以保障投資人。

                            該要點所稱之衍生性金融商品,涵蓋了遠期契約、選擇權、期貨
                        換利、換匯換利、及上述商品組合而成之複合式契約等。公開發行公
                        司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應訂定「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處理

                        程序」,經董事會通過後,函報金管會證期局備查,並提報股東會,
                        修正時亦同。該處理程序應記載的有交易原則與方針、作業程序、公

                        告申報程序、會計處理方式、內部控制方式、內部稽核制度、及其他
                        事項。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原始目的,在於提供風險管理的良好工具,但
                        由於內部控管不當所造成的弊端被媒體過度渲染,而使有避險需求之

                        企業產生恐懼感。在企業朝國際化邁進之際,匯率、利率、或其他原
                        物料的價格風險,若因主管機關對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嚴格要求,
                        任價格波動而不設法規避風險,實為因噎廢食,這將不是公司股東與

                        債權人之福。況且,若不避險,在年終財務報表上,仍舊會存在應收
                        或應付帳款的原始價格  (或匯率與利率),與到期收、付款日或資產負

                        債表日的即期價格  (或匯率與利率)  之不同,而產生的價差損益。在不
                        避險情況下,價差損益金額將可能比適度避險情況下來得大。

                            本章乃針對主管機關對公開發行公司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處理
                        程序要求,分析公開發行公司在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時,如何對

                        內建立公司之控制制度,對外符合主管機關之規定。建立完整的制
                        度,不僅可使公司最高管理階層可以清楚瞭解風險管理的過程與結
                        果,也可使財務人員在清楚瞭解授權及遊戲規則下,於其權責內充分

                        發揮。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