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抓住信用的價值與風險-銀行信用貸款的價值衡量與迷思
P. 9

作者序                                             序




                   信用是承諾,還是面子問題;是實現諾言,還是椪風其詞。信用的另一                                          作者序

               面,是價值的兌現,還是言過其實;究竟是價值增強,還是美麗的謊言?信

               用價值,是承擔信用風險的主要能力,信用價值的衡量與評估,究竟以資產

               金額大小來判斷,還是以影響力強弱來決定,抑或是以人脈廣度來衡量。其

               最終,是希望能更精準評核借款戶的真實價值。
                   2005 年至 2006 年消費者卡債風暴,致使雙卡(信用卡及現金卡)債務

               人背負龐大債務,產生迭起社會問題事件,進而引發社會廣大關注,輿論排

               山倒海譴責銀行與主管機關,銀行業頓時成了過街老鼠。時過一年,因應雙

               卡債務問題而生的「債務協商機制」,也導致銀行虧損,而縮減消費金融業

               務,間接衝擊民生消費並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又雷曼兄弟公司 2008 年 9 月

               15 日破產,致其發行以信用違約交換(CDS)為標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價值暴

               跌,引發台灣及香港投資人不滿的事件,最終在香港金管局、證監會及台灣

               金管會的強烈干預下,促使銷售銀行退回銷售本金 8.5 成及 7 成之賠償。不

               論是雙卡之個人信用額度過度擴張,還是雷曼兄弟公司發行以信用衍生性
               商品為標的的結構化投資產品之信用風險,均屬於信用擴張已超逾其可承

               擔風險之信用價值。銀行在徵信與審查個人或企業信用價值時,除衡量其財

               力情形外,並就其在外舉債情形,加以分析與計算其可再融資限額,並於估

               妥個人或企業信用價值後,再予以融資。但若金融機構融資給借款戶之授信

               金額,已超逾其信用價值時,作者建議宜要求借款戶補提供擔保品或提具信

               用保險,以抵減未來不履約授信風險及擺脫信用的迷失。
                   本書第 1 章提及信用的內涵與泡沫化;第 2 章分析信用貸款目的;第 3

               至 6 章提到信用貸款行業、貸放途徑、信用延伸及價值衡量;第 7 至 14 章




                                                                                       III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