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NO.114銀行家雜誌
P. 89

中各項設定等;而與金融相關的就是各式手機支
              付,再延伸到後來大數據分析,與電商或各式產
              業合作,創造生態圈。
                  但目前台灣電子支付或手機支付,各自發展
              自家系統,葉銀華認為台灣的市場規模並沒有大

              到足以「百家爭鳴」,大陸市場可以養出3、4家
              支付巨獸,但台灣應由政府出面整合支付平台及
              共用的支付系統,由各銀行及各業者加入,即便
              蘋果手機號稱有自己的系統,最後為了市場也會
              整合出相融的支付方式。
                  葉銀華分析,首先,政府各單位掌有繳
              稅的自然人憑證、稅捐及戶籍資料、兵役指
                                                               香港發出8張純網銀執照,跨境爭取其他市場商機。(圖/達志影像)
              紋、聯合徵信中心等各式人民的資訊,應有一
              個可跨部門協調的單位,來整合全台共通的

              金融生活平台,從身份認證到共用的支付方                              尋求可用小成本創造獲利的方式,客戶借款來
              式,才能更有效率。                                        源可能用同業拆借就能拿到資金,就不必高利
                  第二是找到客戶且讓其感覺到便利者,才能                          去吸收存款,同時金融小白只是在培養客戶名
              成功。葉銀華分析一家韓國純網銀,其以社群通                            單,並不是真的獲利來源,要能賺錢還是必須
              訊軟體為基礎,就好像LINE、臉書好友名單,可                          找到真正有錢、需要投資的客戶,支付只是一
              以透過這種熟悉的機制去轉帳、分帳,讓金融自                            開始找到客戶、蒐集大數據的工具,獲利占比
              然而然的融入消費者生活,又好比日本樂天的                             也不會太大。

              金融之所以能壯大,是因為已有自家極大市占                                  未來將是各自尋找利基市場,無論是機器
              率的電商做後盾,以生態圈出發,讓支付成為                             人理財、匯款公司、電子投保等,將是有限執
              其中一項必備功能。                                        照、有限資本的時代,不必一下就像銀行一樣
                  所以台灣的FinTech要發展,一定要先確定                       投入100億元,才更容易成功。
              自己的客戶在哪裡?要能有個平台是客戶真的                                  第四則要調整民眾的認知,不能凡事閉
              會在上面購物、聊天、繳費、獲得新知等,業                             著眼選擇,只要出事就找立委、怪政府,最
              者最終再提供這些生活必要的金融服務,且要                             後要金融機構買單,這樣將無人敢創新。葉銀
              能感到比現在更方便,否則大家競相投資硬體                             華表示,台灣民眾的生活目前並沒有太大的
              建設,但找不到客戶真正的需求,將只是不斷                             不方便,不像大陸或美國因為幅員遼闊,民

              的燒錢。                                             眾在金融上有許多不便利,才會跳躍式出現電
                  第三是未來的發展已不再是追求全功能                            支、P2P等機構且快速發展,台灣在既有的金
              大銀行、大執照,而是分工創新,比如純網銀                             融便利上去創新,許多事可以兼顧安全及成
              未來應不是追求存款或資產的快速成長,而是                             熟,風險也不會馬上放大。





                                                                                          台灣銀行家2019.6月號 89







   1          5%     JOEE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