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NO.136銀行家雜誌
P. 72

特別企劃
               Special Report







              一,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隱藏的波動風                                    此外,由於台股漲跌主要由台積電等重量
              險相對較大;第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                               級權值股表現帶動,新世代投資人以零股投

              濟體,美股相對市值大、個股選擇多;此                               資台股,主要也以半導體產業為首選。
              外,不少網路券商祭出免手續費優惠,對投                                   隨去年台股大熱,下 半 年 一 路 突 破 萬
              資人而言,直接投資美股優良標的具有相當                              四、萬五至萬六新高點,吸引新世代投資人進
              吸引力。因此在PTT、Dcard上,時常可見對                          場,這批新世代投資人,沒有經過金融海嘯等
              美股投資、券商比較的意見討論,投資標的                              股市崩盤危機,在台股一片大好之下,是否具
              則以ETF為主。                                         有「跌跤」的風險意識,也值得探究。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表示,年輕投資人
              勇於創造薪水外的投資收益,                                    已逐步改變台股資本結構,必須強化對年輕人
              社群影響力漸高                                          的投資教育,同時他也指出,年輕投資人的行

                                                               為有三大特徵,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
                  觀察PTT、Dcard的使用者,主要遍及20                       失恐懼症)、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別
              歲至40歲年齡層,Dcard更相對擁有多數學生                          無選擇)以及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
              用戶。換言之,使用PTT、Dcard討論股市的用                         活一次)。
              戶,也彰顯了一大部分新生代投資人的特性。                                  上述三大特徵,在行為經濟學上,恐容易
                  去年全球降息,資金流入股市,帶來一                            有一窩蜂搶進、搶出,或更願意承擔外加風險
              片股市榮景,吸引年輕族群開戶比重明顯上                              的現象,以至於需要被特別防範與留意。

              升,在領取固定薪水之外,透過投資台股擴大                                  而「一窩蜂」的展現,從美國華爾街
              自己的財富。                                           G a m e S t o p大軋空事件,到日前台灣上演的
                  從雙平台投資新手的發文可以看見,新世                           500元防疫保單之亂,都顯示網路社群對投資
              代投資人投入股市,用以投資的本金往往不                              人的影響與號召力已不容小覷。
              大,來源主要為小資族拿出一部分薪資,扣                                   相較於老一輩投資人主要透過分析師節目
              除緊急預備金後,其餘作為投入股市滾利的                              掌握台股趨勢,新世代投資人的資訊來源,包
              資金;又或是學生族群打工的小額薪水,眼                              含了新聞媒體報導以及多元社群平台。舉例
              見台股行情熱,螞蟻雄兵進場,至資本市場小                             而言,PTT、Dcard社群以及股市爆料同學會
              試身手。                                             等App,都是投資人時常發表或尋求意見的管

                  也因此,作為理財新手初入資本市場,加                           道,而在podcast當紅的股癌、活躍臉書的財經
              上工時不見得能時時盯盤,投資偏好主要                               網紅等,也都成為不同平台上引導議題的投資
              為定期定額投資穩健個股或E T F,靠時間滾                           理財型KOL(Key Opinion Leader)。
              利,作為主要的收益來源;另一方面,仍有                                   相比過往聽從分析師「報明牌」,新世
              投資人願意承擔高風險,選擇投入期貨選擇                              代投資人顯然更經常活躍於社群平台上,鑽
              權,或其他高槓桿金融商品,不過比例相對                              研網友分享的投資標的與時事評論,並不吝
              較低。                                              發表自身的投資心得。






         72   台灣銀行家2021.4月號






   1          5%     JOEE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